少年黑客是什么书_网络少年黑客

hacker|
45

《网络少年》观后感1000字

暑假里我和一妈一妈一一起去看了一场电一影,电一影让我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这是一部新电一影——“网络少年”。

这部电一影讲述了一个青年女教师索拉拉在初一三班这个钉子班上做班主任的故事。这个班是个特殊的班,全班以电脑高手为荣,尤以宋欢欢、耿小乐、向大伟、蓝洋最为突出。索拉拉决定带领学生成立一个“网络少年”网站,在她邀请学生一起加入时,调皮的向大伟说:“老师,如果你的网游胜过我们的话,我们就加入。”于是他们相约晚上8点网上见。可是在下午,她男朋友所在的亚太金融中心的数据库遭人侵入,请她晚上去查证,但她似乎无瑕顾及。耿小乐的师傅“苹果师傅”是个网络黑客。他利用耿小乐高超的电脑技术闯入别人的电脑里作案。他和耿小乐约会时被耿小乐举报,最终被抓获。接下来的好消息是——由于孩子们和索拉拉的努力,他们网站的点击率一路飙升,被一家公司看中并准备收购。而越来越自信与成熟的孩子们在学一习一上也是一路凯歌,全班成绩跃居全校榜首。原本一心转行的索拉拉突然发觉自己离不开孩子们了。他们成立了网络小组,分别派出不同的任务,在孩子们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时,索拉拉还 带领大家通过网络寻找到了特殊的治疗方法治好了贫困学生赵长锁的母亲的旧疾。而一团一队的力量亦令长锁能够继续学业。网络像一个能源反应堆,把孩子们越来越紧密地聚合在一起…… 某天早晨,她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笑着走过来。信心、希望与美好的未来正如初生之朝一阳一热力十足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看完电一影, 我们来说一说网络的用处吧,网络可以聊天,可以一交一友,可以阅读新闻、学一习一,可以上班、开会、玩游戏、下载、购买商品等等。其实网络不仅是玩,问题是你用得是否得当,用得好的话,它是“益虫”;用的不好的话,它就是“害虫”。

在这部电一影中,向大伟的爸爸只知道打骂;耿小乐的一妈一妈一又每天打麻将,不做饭,就给钱,不管儿子;蓝洋的一妈一妈一不停地请老师给儿子上课,只知道学一习一。我认为这些家长都不对,应该要多跟儿女沟通,少打骂,不溺一爱一,适当地学一习一,适当地休息。只有宋欢欢的一妈一妈一选择了适当的教育方法。

从报纸上我还 了解到,2005年元旦前夕,天津塘沽区的13岁少年张潇艺从24层楼上跃下,去追寻他的网络游戏梦想。少年的死一时间给社会带来震撼,关于这个网游少年的讨论曾喧嚣于现实与网络空间。一年过去了,当热议渐渐冷却,他的父亲决定旧事重提,要为死去的儿子打一场官司。张潇艺走了,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他的离去,给他的父母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也给像他一样的网游少年和家长们以深深的震撼。

还 有一件是2005年8月一天上午,市区西大街一名15岁的少年因痴迷网络游戏与单身母亲发生口角,面对劝告,该少年竟然对母亲大打出手。南大街派出所民警将其带回询问时,该少年竟然叫嚣:法律没有规定儿子不能打亲一妈一。记者在市区南大街派出所见到少年一江一某。据他说,他从小学5年级开始上网,后来迷上了网络私一服游戏,但母亲一直反对。今年正月,母亲为了限制他上网,答应安装闭路电视,于是,他删除了苦心经营的网络帐号。但最近几天,家中并未安装闭路电视,所以是母亲违规在先,冲动之下,他拽着母亲的头发一顿乱捣。

派出所内,少年的母亲徐某脸部红肿,泪流满面。她说,为了让儿子摆脱网络,自己确实答应他安装闭路电视,但最近几天因天气原因一直没能装上,没想到,儿子因此翻脸打她。这是什么样的儿子啊!想起来都觉得寒心。

现在网络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可以娱乐,辅导课文等等。可是有些人把网络利用在不好的地方,比如网上购物,有些人想发财。就自己搞个网站,去欺骗别人,最后别人把钱寄过去,可别人没有收到东西。我在这里说:“你们骗了别人的钱,别人伤心后悔,而你高高兴兴,你只体会自己的感受,却不去体会别人。这是自私,一个不自私的人不会这样。”

我觉得我们小学生上网不只是玩电游,上网只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不是用来玩电游的。大人也不要用网络欺骗别人,因为这样会带坏下一代啊。

GTA6泄露事件黑客仅16岁,未成年犯罪,也需承担法律责任吗?

未成年人犯罪肯定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不过因为他们年纪比较小,所以承担的责任可能相较于成年人来说会比较轻。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是越来越多了,像是这次的gtA6泄露事件,其中的涉案黑客年纪就只有16岁。虽然这件事情性质比较恶劣,但是毕竟嫌疑人是未成年,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关心未成年人犯罪究竟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只要是犯罪了,都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不可以拿未成年来当做犯罪的理由的。在我们国家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如果是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财产损害或者是人身伤亡的话,但是需要留他们的监护人来进行赔偿的,也是由他们的监护人来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果满了14岁,如果是满了14岁,但没有到16岁的话,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但是处罚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我们国家的法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所以针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也是有着非常系统的惩罚措施的。当然,每一个国家针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都会有不同的法律法规。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成年犯罪也是需要负责任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所以年纪小并不是犯错的原因,而未成年也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违法犯罪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违法犯罪这四个字会跟随一生,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年,中国最小黑客汪正扬,为不写作业黑掉校园网,如今怎样了?

黑客,指的是那些熟悉计算机和编程的人,他们能够找到网络上的各种漏洞,计算机技术十分厉害。2005年的时候,一个名叫吴翰清的知名黑客到阿里巴巴面试,当时他只有21岁,所以面试官不太相信他的能力,于是让他展示一下自己的技术,结果这个21岁的年轻人,仅仅用了3分钟,就黑掉了阿里巴巴的内网。

这件事情惊动了马云,直言吴翰清就是他要找的人才。截至2015年,吴翰清帮阿里巴巴挡过一次互联网史上最大的黑客攻击,总预防次数达1亿以上,马云对外夸赞他说,有他在,自己才能安心。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一名黑客,而且是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

这名小黑客名叫汪正扬,出生于2001年。汪正扬从小就对电子产品很感兴趣,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8岁的时候就电脑不离手,时时刻刻都沉迷其中。但是那时候他只是用电脑玩游戏,比如风靡一时的“偷菜”之类的,没过半年,汪正扬就厌倦了这个游戏。

汪正扬的父母看着自己儿子沉迷电脑,怎么劝都不出去玩,于是灵机一动,夫妻俩就给汪正扬买了一些电脑编程方面的书,想让他学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谁知汪正扬天赋很高,自己学起了编程,为了验证书中的知识是否正确,汪正扬特意跑到网吧的电脑上去敲代码。

他的父母觉得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再怎么说,网吧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于是一咬牙,就给儿子买了一台先进的电脑。汪正扬得到电脑之后天天钻研,2011年,他把吃冰棍的钱攒了下来,一共有400多块,用这笔钱买了一个现成的网站主机,还在上面写了几个小程序,放在电脑上自娱自乐。

那时候,他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家玩电脑。有一天,他本想早点回家写另一个小程序,但是那天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写完作业要花去很长的时间,于是汪正扬“灵机一动”,直接黑掉了学校的网站,一时间全校同学的成绩和一些资料全部丢失了。

这件事很快被校方查了出来,领导还把汪正扬叫过去教育了一番,但同时,大家都对这个孩子的黑客技术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怕他“长歪”,长辈们还苦口婆心的教育他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013年,12岁的汪正扬已经能够独立做一个新的网站了,有一次他在网络上发现一个漏洞,只需要付1元钱就能买到价值2500元的商品,最后,汪正扬谨遵长辈们的教导,把这个系统漏洞告诉了商家。

2014年,汪正扬小升初,考到了清华附中就读初一;同年四月,他还向360公司提交了360的系统漏洞,那些漏洞的存在很可能会危及上百家教育网站的安全;同年9月,汪正扬出席了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13岁的他成为全场年龄最小的黑客,可谓是少年天才。

而汪正扬的梦想是做一名白帽子黑客,所谓白帽子,就是及时发现互联网系统中的漏洞,并赶在黑客利用它做坏事之前将其公之于众,并且修复。在被问及以后的梦想时,汪正扬回答道:“我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继续学习计算机专业。”

现如今,汪正扬正在一边学习,一边帮助公安局检查系统漏洞,相信这位既有天赋梦想又肯为之努力的中国最小黑客,未来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黑客中小g是未来的谁

黑客,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你在明处,他在暗处。在他们的世界中,总是充斥着漏洞、补丁、缺陷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词,但实际上,这些词语的背后无外乎是和各种信息科技联系在一起,只要懂了这些技术,或许就能更接近黑客的世界。

不要以为这些黑客技术会晦涩难懂,现在,一些音频平台上播放和黑客相关的广播剧都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其中的奥秘,不仅大人能听懂,小朋友也可以试着去了解。当然,这些广播剧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当黑客,而是主要让大家了解网络安全知识以及平时经常使用的技术是怎么实现的。

《少年黑客》:2019和2049的火花

发现地:喜马拉雅

黑客,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好奇心、创造力、脑洞大开的黑客精神的代表。比尔·盖茨小学时就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少年乔布斯更是将一本科学杂志视为“圣经”。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沉迷,世界可能不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

作为第一部为青少年打造的黑客广播剧,《少年黑客》是一个略带科幻色彩的少年成长故事,同时也是关于信息科学的科普音频。智能音箱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扫二维码能付款?为什么黑客可以知道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果深究一下,说不准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作为家长,也常常会被小朋友的问题问到大脑进入重启状态。在这部广播剧中,主角是一个热爱科技、喜欢研究机器人的初中生小G,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大K手里救下了一个破旧的机器人,并把它带回家以此完成课程任务。小G用工具修复了机器人,才发现它是从2049年穿越来的,名字叫神威,是一名黑客战士,来地球招募少年黑客成员的。一个来自2049年的程序化人类和一个生活在2019年的普通中学生,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目前,《少年黑客》的第一季已经基本录制完成,最近更新了三集,分别是《从虫洞穿越到2019的神威》《原来游戏里也有数学原理》和《学校电脑被腊肠入侵了》,在第一集中,小G和神威认识了,虽然小G感觉像在做梦一样,但他还是被神威给吸引住了,因为小G的数学成绩被神威准确地预计了。因此,在第二集中,小G就决定加入少年黑客团,但是数学只考60出头的小G被神威告知一个优秀的黑客必须把数学学好,那么数学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当小G的电脑被“腊肠”入侵,“腊肠”是什么来头?看似是一个个有趣的、有想象力的故事,里面却隐藏着不少网络知识,比如安全漏洞、补丁、黑客等。

《少年黑客》计划推出3季系列故事,出品方是著名的信息安全研究团队KEEN,后续还会通过小G和神威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讲述电脑病毒是如何传播的、蜜罐技术能让坏蛋上钩吗、流氓会上语音合成的当吗等。

爱脑洞、爱悬疑的小科技迷们,不要错过了。

《脑洞科技》:了解科技热点

发现地:蜻蜓FM

如果说,《少年黑客》更对小朋友的口味,那么大科技迷可以听听《脑洞科技》。

和《少年黑客》连续性的剧情不同,《脑洞科技》主要聚焦最新最热的科技话题,在最新的更新中,当下正火热的5G成为《脑洞科技》主要谈论的话题,《5G原来是这样》《5G引燃神奇的物联网》等。5G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还是有不少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或许听了这些内容,心里就会有个谱,还会畅游一番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比如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CDMA之母、美国女明星海蒂拉玛发明“扩频技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5G通信技术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经济下一次发展动力和契机?5G来了之后,大家一直在畅想5G与物联网的结合,了解了5G技术,再听听《5G引燃神奇的物联网》,或许就会对5G生活充满期待。

虽然《脑洞科技》的上新速度并不快,但科技界的热点还是抓得蛮紧的,苹果产品发布会、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打造智慧城市雄安等话题都有涉猎。除了科普,《脑洞科技》还会发表自己的评论观点,比如去年苹果秋季的两场新品发布会结束后,《脑洞科技》点评了iPhoneXS、X SMAX、XR等产品的优劣,苹果新品遇到了怎样的尴尬,它的创新止步了吗,通过这些评论,果粉也可以理智地判断是否有必要更新换代。

在这里,可以憧憬科技带来的种种变化。

相关推荐

DeepMind开通AI播客 碎片时间听懂AI

发现地:The Podcast

一向专注于高难度强化学习研究的DeepMind,现在也走起了科普路线。其推出了语音科普栏目,代号DeepMind:The Podcast。由毕业于伦敦学院大学美女博士主持,DeepMind掌门人哈萨比斯也参与录制,用8期播客讲述DeepMind的研究逻辑。

DeepMind在官宣文中表示,希望自己的前沿研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听懂。播客的内容,也就是去解决什么是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它安不安全,该如何入门搞定它这些基础问题。就是说,在这个AI播客中,你将听到DeepMind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幕后人员”,首次现身讨论自己的工作项目。

就在几天前,DeepMind还因为去年亏损4.7亿英镑(人民币40亿),只能依靠谷歌爸爸盈利被众人吐槽,甚至还被纽约大学心理学家马库斯发文指责研究方向一直都是错的。没想到几天后,“高冷女神路线”的DeepMind也想要亲民了。

DeepMind表示,这期播客共拟定了8期,主要探讨神经科学与AI的关系。别看名字那么“高大上”,但内容并不算复杂,包括AI和神经科学的良性循环、从AlphaGo到AlphaZero、生活与游戏、AI与机器人、实验室之外的研究、AI for everyone等。

首档播客,由伦敦大学学院博士、数学家Hannah Fry主播,2011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流体动力学博士后,Hannah开启了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线,电台节目主持人、城市数学讲师、作家都是她的斜杠身份,她的研究适用于广泛的社会问题,从购物、交通再到城市犯罪、骚乱和恐怖主义。Hannah还是一位有经验的公开演讲者,第一次参加TED演讲的视频,在YouTube观看量已达500万。在百度中搜索Hannah Fry,还能发现她曾出版过一本《爱情数学》的书,在用数学揭秘爱情生活的模式。Hannah在自己的主页中写自己经常与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建筑师和地理学家组合在一起,研究人类行为模式,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

谁是最有名的电脑天才?

个人经历

在所有的黑客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将他搬上了银幕。

电脑天才

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

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第一户。

凯文·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米特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

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事实上,在很小的时候,

米特尼克就显示了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才。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游戏。

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地——巴黎。

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

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

随后,米特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

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当米特尼克刚刚接触到电脑时,就已经明白他这一生将与电脑密不可分了。

电脑语言‘0、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之倾倒。

在电脑世界里,网络空间最让米特尼克着迷。在网络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

当然,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

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

他通过打工赚了一笔钱后,就买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

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

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

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这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战争游戏》,

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米特尼克一开始就碰到了极为棘手的问题,毕竟事关整个北美的战略安全,这套系统的密码设置非常复杂,

米特尼克最初设计的跟踪解码程序很快就败下阵来。但是米特尼克喜欢挑战,

他经过努力在两个月时间升级他的跟踪解码程序后,终于找到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后门”。

这正是整套系统的薄弱环节,也是软件的设计者留下来以方便自己进入系统的地方。

这样,米特尼克就顺顺当当,“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这个系统。

他向朋友们吹嘘:“我知道美国所有指向天空,指向俄国及其盟友的核导弹的名称、数量和位置!”同伴们不相信,他就打开电脑,让他们开开眼界。

小伙伴们终于相信米特尼克说的是真的,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对他当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此,米特尼克心理上非常满足。同伴们将他们的特大发现告诉大人,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些孩子说的是真话。

闯入军方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他又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乱。当时他们唯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认真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他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的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了十足的罪犯。

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惊叹于米特尼克不寻常的天才,许多善良的、并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也许是由于网络犯罪还很新鲜,法律上鲜有先例,法院顺从了“民意”,仅仅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未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电脑网络对他的诱惑太大了。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信誉不错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出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他甚至决定向全美工业机密电脑中枢——全美数据装配系统发动进攻。

再次被捕

1988年他再次被执法当局逮捕,这次的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窃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这次,他甚至未被允许保释。心有余悸的警察当局认为,他只要拥有键盘就会对社区构成威胁。米特尼克被判处一年徒刑。出狱后,他试图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联邦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的一个威胁,像被证明的强奸犯一样,他受到严密监视。每一个对他的电脑技艺感兴趣的雇主,最后都因他的监护官的警告而拒绝了他的申请。这也许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米特尼克弃恶从善的可能。

1993年,心里极不踏实的联邦调查局甚至收买了一个黑客同伙,诱使米特尼克重操故技,以便再次把他抓进监狱。而在这方面,米特尼克从来就不需要太多诱惑,他轻易就上钩,非法侵入了一家电话网。但头号黑客毕竟不凡,他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网,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逮捕令发出之前就跑了。联邦调查局立即在全国范围对米特尼克进行通缉。其后两年中,联邦调查局不仅未能发现米特尼克的踪影,而且,有关的报道更使这一案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意味:米特尼克在逃跑过程中,设法控制了加州的一个电话系统,这样他就可以窃听追踪他的警探的行踪。

1994年圣诞节,米特尼克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纽约时报》称这一行动“将整个互联网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这一攻击的对象中还包括一个因为米特尼克而成名的人物,即后来人称“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在该中心工作的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米特尼克从自己手中盗取数据和文件令下村勉极为震怒,他下决心帮助联邦调查局把米特尼克缉拿归案。

圣诞节后,他费尽周折,马不停蹄,终于在1995年情人节之际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将其逮捕。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米特尼克成功地入侵了美国摩托罗拉、美国的NOVELL、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SUNMICROSYSTEMS等高科技公司的计算机,盗走了各式程序和数据。

根据这些公司的报案资料,FBI推算的实际损害总额达至4亿美元。宣称“不是为了金钱”的米特尼克在成功入侵上述公司的数据库之后,又向当时被称之为计算机开拓者、全美电脑第一专家下村勉挑战以一试高低。他在向下村发出事前警告之后,

被诉

但是米特尼克坚持否认FBI提出的4亿美元的损害上诉,认为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损失。1995年2月,米特尼克终于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向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勉,由衷地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

这位著名的网络黑客终于被判刑,他将在铁窗中度过相当的一段时间。

令人玩味的是,心有余悸的三位美国联邦法官一致否决了米特尼克的假释要求,按法官的话说:“如果让米特尼克假释出狱,无异于放虎归山,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都要乱了。”

1997年12月8日,被囚禁的米特尼克的网上支持者,要求美国政府释放米特尼克。否则,他们将启动已经通过网络植入环球许多电脑中的病毒。因特网因米特尼克重又陷入新的恐慌之中。

在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网际浏览器YAHOO!网页上,这批自称PANTS、HAGIS的身份不明的网络黑客留下了一则勒索便条。这张便条声称,他们在网际浏览器YAHOO!上放置了逻辑炸弹,过去一个月里凡是浏览过YAHOO或使用过YAHOO的电脑均被置入了病毒。这种病毒的逻辑炸弹将于1998年圣诞节启动,在全球电脑网络中四处肆虐。他们宣称,一旦米特尼克获释,他们将提供病毒的破解法。

这件事足以证明米特尼克在黑客中的地位。

在狱中,米特尼克自己改造了一台不知从哪儿弄到手的AFFM收音机,并试着联网。为此,米特尼克被从普通牢房转到了另一栋隔离牢房,实行24小时关押。

2000年1月21日凯文·米特尼克获释,他的出狱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米特尼克被捕时身体较胖,但从出狱时的电视报导来看,由于长期的狱中生活让他身体比以前略瘦,但显得更加精神。

出狱之后

一走出监狱大门,米特尼克就立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极力谴责了在1995年全面报导该事件的《纽约时报》的约翰·马克夫记者。他非常不满地说:“《纽约时报》的报道片面地夸大了他的犯罪事实。自己没有损害公司的意思,也没有给公司带来实际损失,自己的所作所为仅仅是进入了公司的数据库。”

关于这一点,米特尼克的确情有可原。因为公司一般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极端夸大金额损失。

例如,米特尼克所盗窃的源程序(SOURCECODE)当时美国SUN公司申报的价格为8000万美元。

可是最近发现SUN在事后,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将源程序出售给软件开发商。

另外,虽然和本案没有直接的关系,美国电话公司BELDeOUTH也在1990年,以报警程序被“黑客”盗窃为由,申报了5万7000美元的损失。可是,相同的程序竟以13美元的价格被公开销售。

这些事情曝光后,米特尼克的刑期被减免了一些,出狱的日期也比预期的要早。虽然FBI 还没有修改损害的金额,但对米特尼克的罚金大为减少。当初司法局要求处罚150万美元,而联邦地方法院只判决米特尼克交付4100美元。这个罚款,即使不能够使用计算机工作也能够还得起。

米特尼克出狱后表示自己准备先上大学重新学习计算机。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米特尼克的这一愿望还远远无法实现。”因为在今后的3年的监外观察期间,

他将被禁止使用计算机,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当然更禁止使用互联网。

如果要和友人叙旧或是与其他黑客进行技术交流,只能依赖以往的书信方式来交流。这对于米特尼克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从高中时代开始,米特尼克就沉醉于“黑客”行为而不能自拔,过着被追捕和逃亡的地下生活,

除了计算机外其他事情几乎一无所知。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

理所当然的是要大量地使用计算机的。不允许使用计算机,

就如同缚住了米特尼克的手和脚,米特尼克注定会在精神痛苦中煎熬。

黑客行为就像吸毒一样,一旦染上就难以戒除。

对于像米特尼克这样一个在因特网上来去自由的黑客高手来说更是如此。

米特尼克的律师曾在法庭上为他的当事人申诉道:“他的行为就像是毒品中毒。靠当事人的理解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正因如此,人们对出狱后的米特尼克将何去何从备加关注。

米特尼克还依然年轻,米特尼克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完。

一本关于凯文·米特尼克的书(可以说成传奇)《地狱黑客》也叫《禁区之门》,我想也可以叫《凯文·米特尼克传奇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