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观察人员信息泄露事件_武汉观察人员信息泄露

hacker|
218

湖南规定公布疫情信息要保护隐私,患者信息被泄露该如何维权?

信息被泄露该如何维权?

你的身份信息、聊天记录、微信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甚至隐私信息,对方未经你同意获取这些信息已经违法,如果以此威胁、胁迫你,则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和对方说明这一点,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害行为,以及不停止侵害行为的后果。还可以可以立刻报警处理。对于泄漏公民信息进行违法活动的行为,是会受到严厉惩处的。另外还需要搞清楚自己的个人信息是从哪个渠道或者平台泄露出去的,弄清楚后要及时关闭或者取消授权,减少后续麻烦。

信息泄露之后我们通常采用法律维权的方式解决,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泄露之前,建议数据使用的组织或企业做好数据防泄漏工作,关于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信息是从什么途径泄露出去的,之后针对信息泄露途径做相应的管控。信息泄露途径有终端、网络、存储。

1、终端数据泄露:QQ、微信、钉钉、网盘客户端、云笔记等各种应用;CD/DVD、USB存储、打印、软驱、串口/并口、IEEE 1394、PCMCIA、截屏、红外、蓝牙、AirDrop。

2、网络数据泄露:HTTP、FTP、SMTP、POP3、IMAP等明文协议和HTTPS、SMTPS等加密协议3.存储数据泄露:服务器被攻击,SQL注入、撞库等数据流转的方方面面,比如应用、终端、网络、云数据、邮件、移动终端都可能造成信息据泄露。数据防泄漏产品(DLP)已经在各个企业和组织中广泛使用。数据泄漏防护整体解决方案以数据资产为中心、泄露风险为驱动,区别于传统边界防御而关注信息安全本质-数据与内容安全,依据数据特点及用户泄密场景,设置对应规范,保障数据资产传输、存储安全,最终实现数据泄露防护。

武汉一公司要求员工下班发手机电量消耗截图,此举是否侵犯员工隐私?

在我看来,这一举动确实侵犯了员工的隐私。虽然说并没有实际的窥探到员工的个人信息,但是这样的一个行为实际上已经越过了公司应有的边界,进驻到了员工的个人生活之中。

现在很多的公司花样百出,为了能够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百分百的专注,会要求员工通过打卡或者是随时检测报备等等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目前正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之中。武汉一个公司又要求员工在下班的时候要发手机电量的消耗截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去观察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之中是否有玩手机。这样的一个举动看似没有曝光员工的个人信息,但确实是属于侵犯了员工的隐私。

首先手机是非常私人的个人物品,那么在手机里面的信息都属于是员工的个人隐私,无论是电量或者是短信截图等等这些要求员工将自己的个人物品的某一界面去进行曝光的行为都是非常不妥。,因为员工对于自己的个人物品是有绝对的支配权的,他可以选择去曝光或者是不曝光,但是这个决定权是在他手上的,而公司这样的一个要求无非是让员工把决定权转交到公司的手上。

其次,这样的一个举动已经超过了公司应有的边界。公司如果说要对员工进行监管的话,那么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但是通过这样一个让员工去截图手机电量消耗的方法来进行监督,着实让人感到不舒服。其实现在还有很多的公司有着各种奇葩的规定,作为员工来说面对这些无理的要求应该果断的拒绝。员工在公司工作所需要遵循的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一种对于个人隐私有所侵犯的要求实在是没有必要去遵循的。

确诊人员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公民个人信息属于法律保护的对象,任何人不得随意侵犯。疫情防控期间,部分人员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行程信息等,泄露他人个人信息轻则侵犯他人隐私权,承担民事责任,重则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承担行政责任,更严重者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自;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隔离人员信息泄露怎么办

隔离期间个人隐私被泄露,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责任。网络信息泄露举报电话为:12321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举报中心")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总体来讲,被泄露个人信息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民事、刑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