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网络攻击三要素包括_防御网络攻击三要素

hacker|
72

防火墙三要素是什么?

第一要素: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防火墙系统可以说是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一个企业在决定使用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时,它首先需要了解一个防火墙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这是用户选择防火墙产品的依据和前提。一个成功的防火墙产品应该具有下述基本功能:

防火墙的设计策略应遵循安全防范的基本原则——“除非明确允许,否则就禁止”; 防火墙本身支持安全策略,而不是添加上去的;如果组织机构的安全策略发生改变,可以加入新的服务;有先进的认证手段或有挂钩程序,可以安装先进的认证方法;如果需要,可以运用过滤技术允许和禁止服务;可以使用FTP和Telnet等服务代理,以便先进的认证手段可以被安装和运行在防火墙上;拥有界面友好、易于编程的IP过滤语言,并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性质进行包过滤,数据包的性质有目标和源IP地址、协议类型、源和目的TCP/UDP端口、TCP包的ACK位、出站和入站网络接口等。

如果用户需要NNTP(网络消息传输协议)、XWindow、HTTP和Gopher等服务,防火墙应该包含相应的代理服务程序。防火墙也应具有集中邮件的功能,以减少SMTP服务器和外界服务器的直接连接,并可以集中处理整个站点的电子邮件。防火墙应允许公众对站点的访问,应把信息服务器和其他内部服务器分开。

防火墙应该能够集中和过滤拨入访问,并可以记录网络流量和可疑的活动。此外,为了使日志具有可读性,防火墙应具有精简日志的能力。虽然没有必要让防火墙的操作系统和公司内部使用的操作系统一样,但在防火墙上运行一个管理员熟悉的操作系统会使管理变得简单。防火墙的强度和正确性应该可被验证,设计尽量简单,以便管理员理解和维护。防火墙和相应的操作系统应该用补丁程序进行升级且升级必须定期进行。

正像前面提到的那样,Internet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易攻击点随时可能会产生。当新的危险出现时,新的服务和升级工作可能会对防火墙的安装产生潜在的阻力,因此防火墙的可适应性是很重要的。

第二要素:企业的特殊要求

企业安全政策中往往有些特殊需求不是每一个防火墙都会提供的,这方面常会成为选择防火墙的考虑因素之一,常见的需求如下:

1、网络地址转换功能(NAT)

进行地址转换有两个好处:其一是隐藏内部网络真正的IP,这可以使黑客无法直接攻击内部网络,这也是笔者之所以要强调防火墙自身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内部使用保留的IP,这对许多IP不足的企业是有益的。

2、双重DNS

当内部网络使用没有注册的IP地址,或是防火墙进行IP转换时,DNS也必须经过转换,因为,同样的一个主机在内部的IP与给予外界的IP将会不同,有的防火墙会提供双重DNS,有的则必须在不同主机上各安装一个DNS。

3、虚拟专用网络(VPN)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客户端之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4、扫毒功能

大部分防火墙都可以与防病毒软件搭配实现扫毒功能,有的防火墙则可以直接集成扫毒功能,差别只是扫毒工作是由防火墙完成,或是由另一台专用的计算机完成。

5、特殊控制需求

有时候企业会有特别的控制需求,如限制特定使用者才能发送Email,FTP只能下载文件不能上传文件,限制同时上网人数,限制使用时间或阻塞Java、ActiveX控件等,依需求不同而定。

第三要素:与用户网络结合

1、管理的难易度

防火墙管理的难易度是防火墙能否达到目的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一般企业之所以很少以已有的网络设备直接当作防火墙的原因,除了先前提到的包过滤,并不能达到完全的控制之外,设定工作困难、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以及不易除错等管理问题,更是一般企业不愿意使用的主要原因。

2、自身的安全性

大多数人在选择防火墙时都将注意力放在防火墙如何控制连接以及防火墙支持多少种服务,但往往忽略了一点,防火墙也是网络上的主机之一,也可能存在安全问题,防火墙如果不能确保自身安全,则防火墙的控制功能再强,也终究不能完全保护内部网络。

大部分防火墙都安装在一般的操作系统上,如Unix、NT系统等。在防火墙主机上执行的除了防火墙软件外,所有的程序、系统核心,也大多来自于操作系统本身的原有程序。当防火墙主机上所执行的软件出现安全漏洞时,防火墙本身也将受到威胁。此时,任何的防火墙控制机制都可能失效,因为当一个黑客取得了防火墙上的控制权以后,黑客几乎可为所欲为地修改防火墙上的访问规则,进而侵入更多的系统。因此防火墙自身应有相当高的安全保护。

3、完善的售后服务

我们认为,用户在选购防火墙产品时,除了从以上的功能特点考虑之外,还应该注意好的防火墙应该是企业整体网络的保护者,并能弥补其它操作系统的不足,使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不会对企业网络的整体安全造成影响。防火墙应该能够支持多种平台,因为使用者才是完全的控制者,而使用者的平台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应选择一套符合现有环境需求的防火墙产品。由于新产品的出现,就会有人研究新的破解方法,所以好的防火墙产品应拥有完善及时的售后服务体系。

4、完整的安全检查

好的防火墙还应该向使用者提供完整的安全检查功能,但是一个安全的网络仍必须依靠使用者的观察及改进,因为防火墙并不能有效地杜绝所有的恶意封包,企业想要达到真正的安全仍然需要内部人员不断记录、改进、追踪。防火墙可以限制唯有合法的使用者才能进行连接,但是否存在利用合法掩护非法的情形仍需依靠管理者来发现。

5、结合用户情况

在选购一个防火墙时,用户应该从自身考虑以下的因素:

网络受威胁的程度;

若入侵者闯入网络,将要受到的潜在的损失;

其他已经用来保护网络及其资源的安全措施;

由于硬件或软件失效,或防火墙遭到“拒绝服务攻击”,而导致用户不能访问Internet,造成的整个机构的损失;

机构所希望提供给Internet的服务,希望能从Internet得到的服务以及可以同时通过防火墙的用户数目;

网络是否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员;

今后可能的要求,如要求增加通过防火墙的网络活动或要求新的Internet服务。

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的三大要素是什么?三大要素间的关系是什么?

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的三大要素是人、技术和管理。

三大要素间的关系:在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的过程中,技术是核心,人员是关键,管理是保障,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技术和措施结合,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在法律和安全标准的约束下,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一、网络攻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

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

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

二、网络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

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扩展资料:

防范DDos攻击

1、及时地给系统打补丁,设置正确的安全策略;

2、定期检查系统安全:检查是否被安装了DDoS攻击程序,是否存在后门等;

3、建立资源分配模型,设置阈值,统计敏感资源的使用情况;

4、优化路由器配置;

5、由于攻击者掩盖行踪的手段不断加强,很难在系统级的日志文件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因此,第三方的日志分析系统能够帮助管理员更容易地保留线索,顺藤摸瓜,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6、使用DNS来跟踪匿名攻击;

7、对于重要的WEB服务器,为一个域名建立多个镜像主机。

网络攻击和防御包含哪些内容

网络攻击和防御包含内容如下:

1、网络攻击包括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

2、网络防御包括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攻击(CyberAttacks,也称赛博攻击)是指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或个人计算机设备的,任何类型的进攻动作。对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说,破坏、揭露、修改、使软件或服务失去功能、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偷取或访问任何一计算机的数据,都会被视为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中的攻击。网络防御的意义是进攻和防御是对立统一体的矛盾体,存在着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网络攻防作战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依存关系。必须树立“积极防御”的意识。

更多关于网络攻击和防御包含哪些内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网络安全三要素

    避免未经授权的

    避免未经授权的更改

    对授权实体随时可用

        窃听(snooping):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拦截信息。

        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虽然通过加密可使文件变成对拦截者不可解的信息,但还可以通过在线监测流量获得其他形式的信息。例如获得发送者或接收者的电子地址。

        篡改(modification):拦截或访问信息后,攻击者可以修改信息使其对己有利。

        伪装(masquerading):攻击者假扮成某人。例如,伪装为银行的客户,从而盗取银行客户的银行卡密码和个人身份号码。例如,当用户设法联系某银行的时候,伪装为银行,从用户那里得到某些相关的信息。

        重放(replaying):即攻击者获得用户所发信息的拷贝后再重放这些信息。例如,某人向银行发送一项请求,要求向为他工作过的攻击者支付酬金。攻击者拦截这一信息后,重新发送该信息,就会从银行再得到一笔酬金。

        否认(repudiation):发送者否认曾经发送过信息,或接收者否认曾经接收过信息。 例:客户要求银行向第三方支付一笔钱,但是后来又否认她曾经有过这种要求。 某人购买产品并进行了电子支付,制造商却否认曾经获得过支付并要求重新支付。

        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可能减缓或完全中断系统的服务。攻击者可以通过几种策略来实现其目的。发送大量虚假请求,以致服务器由于超负荷而崩溃;

        拦截并删除服务器对客户的答复,使客户认为服务器没有做出反应;

        从客户方拦截这种请求,造成客户反复多次地发送请求并使系统超负荷。

信息机密性:保护信息免于窃听和流量分析。

信息完整性:保护信息免于被恶意方篡改,插入,删除和重放(通过幂等性解决重放问题)。

身份认证(authentication):提供发送方或接收方的身份认证。

对等实体身份认证:在有通信连接的时候在建立连接时认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

数据源身份认证:在没有通信连接的时候,认证信息的来源。

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保护信息免于被信息发送方或接收方否认。在带有源证据的不可否认性中,如果信息的发送方否认,信息的接收方过后可以检验其身份;

在带有交接证据的不可否认性中,信息的发送者过后可以检验发送给预定接收方的信息。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保护信息免于被未经授权的实体访问。在这里,访问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包含对程序的读、写、修改和执行等。

加密(encipherment):隐藏或覆盖信息使其具有机密性,有密码术和密写术两种技术。

信息完整性(data integrity):附加于一个短的键值,该键值是信息本身创建的特殊程序。接收方接收信息和键值,再从接收的信息中创建一个新的键值,并把新创建的键值和原来的进行比较。如果两个键值相同,则说明信息的完整性被保全。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发送方对信息进行电子签名,接收方对签名进行电子检验。发送方使用显示其与公钥有联系的私钥,这个公钥是他公开承认的。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证明信息确实是由声称发送过这个信息的人签名的。

身份认证交换(authentication exchange):两个实体交换信息以相互证明身份。例如,一方实体可以证明他知道一个只有他才知道的秘密。

流量填充(traffic padding):在数据流中嵌入一些虚假信息,从而阻止对手企图实用流量分析。

路由控制(routing control):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不断改变有效路由,避免对手在特定的路由上进行偷听。

公证(notarization):选择一个双方都信赖的第三方控制双方的通信,避免否认。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用各种方法,证明某用户具有访问该信息或系统资源的权利。密码和PIN即是这方面的例子。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