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攻防体系_网络攻防的智能化有多远

hacker|
75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中国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岗位人才专业背景分布

1、国家网信办拟重新修订《网络审查办法》

在滴滴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及《国家安全审查办法》后,网信办决定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重新修订。

2021年7月10日,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开始征求意见,草案主要针对企业海外上市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的风险进行了预判和解决办法。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预判该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目前,滴滴出行APP是我国受理启用《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进行审查的企业,但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知,BOSS直聘、货车帮、运满满等掌握着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企业也将受到审查。

2、大数据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增加了我国隐私数据监管的难度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常用软件对内容进行抓取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不同于传统的数据抓取方式,在大数据环境下,80%以上都是非结构化数据通常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存储技术完成对大数据的抓取、管理和处理。

而非关系型数据库目前尚无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及相对完善的隐私保护工具,现有的隐私保护技术,如去标识化、匿名化技术等,多适用于关系型数据库。因此,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的数据监管技术已经失效,目前我国较难以对大数据进行监管。此次滴滴事件就是利用“滴滴出行”APP对用户信息进行了大数据抓取。

3、在大数据的发展下,我国针对网络安全的人才需求将会增加

在我国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泄密事件时常发生,未来我国或许需要更多的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进行网络安全管理,保障我国国家安全。2019-2021年第一季度,网络安全技术岗一直是我国需求量最大且薪资最高的职业,而Java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等职业也成为了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热门的职业。

4、未来我国或将加大对网络安全相关人才的培养

网络安全领域需要的人才专业性较强,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网络安全相关的专业领域较为分散。根据BOSS直聘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安全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从事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研发工作的平均比例为59%,但在这59%的人群中仅有10%的专业对口人才直接进入到网络安全领域工作,因此,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未来,随着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我国或将加大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

综合来看,随着滴滴事件的发酵,国家网信办开始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可以看出我国对打击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决心,未来,我国对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需求或将加大,国家也会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网络安全领域人才的培养。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网络攻防到底要学啥

网络攻防学习的内容:

1.首先学习windows基础,比如电脑系统安装,故障排除等等。然后多看《计算机网络五版》《黑客就这么几招》。

2.进入深度学习,选择语言学习,比如Python,java,c,c++等高级语言,但是英语不好的,像我先学会儿易语言,了解编程,编程思维。然后学习英语,至少单词会了。然后学习其他语言。

3.学习数据库结构,数据库配置,服务器相关配置,以及网络配置,为了更好了解目标,也为了防御。

4.可以开始学习渗透了,服务器渗透等。5.学习社会工程学。危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网络攻防是一场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较量,当前国际网络安全局势日趋复杂与严峻,合规驱动的正向网络安全防护思维已经不足以满足各行各业的新生安全需求,逆向思维的“攻防实战演习”便成为企业精准评估自身潜在脆弱性、验证安全防护是否健全的方案。

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人从事 科技 行业已经10多年的时间,现负责某企业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实验室。从我的经验了解到,2020年其实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已经开始向我们走来,随着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5G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与产业端的深度融合,使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等成为了可以预期的目标。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无处不在的终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智能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宇系统、智能家居,通过RFID技术的资产识别,携带无线终端的人、车、动物。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品与网络的链接,方便管理及控制。

人工智能

随着万物互联,必将产生海量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完成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利用数据提取出模型和规则,用于代替人工进行趋势预测,策略执行等工作。

5G

5G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特点,它可支持长时间、大规模的连接需求的物联网应用。同时,5G技术将在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更将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可以说,5G不仅是新一代的移动通讯技术,更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

IoT硬件销售市场规模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爆发时间预测

Top12 用户入口调查

通过披露出的数据来看,2020年将会赢来行业的爆发与增长。随着物联网的爆发,必将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共同繁荣。虽然当下物联网仍处于市场初期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整合与完善,业务场景的不断优化,必将引发一轮新的技术繁荣,从而把人来待遇另一个新的阶段。

人工智能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随着5G、物联网等的持续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已经慢慢在“入侵”我们的生活了。

以人工智能为例,现在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企业经营等中,在本次疫情中也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医疗设备、人工智能外呼机器人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呼叫中心为例,我们看看人工智能如何使呼叫中心智能化?

呼叫中心是依靠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持的行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降低人力成本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利用AI技术,企业呼叫中心将在人机协同、智能分析、优化用户体验方面迎来创新与突破。

在呼叫中心领域,AI技术发展有两大方向:以AI辅助人工劳动,实现高效协同;以AI替代人工劳动,节省人力成本。我们相信以AI辅助人的工作,人机协同提升呼叫中心的效率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向。基于呼叫中心的通话能力,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人工智能 探索 与实践。

呼叫中心的AI变革,首先发生在呼叫中心座席人员方面,通过ASR语音识别引擎实现对大量通话的有效分析,进行高效的全量智能质检,这是人工智能实现的第一步。第二步,AI技术将针对客户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对话机器人。辅助人工座席员开展工作,人工监控对话机器人的表现与服务质量,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在必要时参与客户的沟通服务。从客户分析的维度,客服场景中基于用户画像、平台用户行为,预判来电客户的需求;营销场景中,AI技术可以分析潜在用户的匹配度,判断是否为客户,以及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时间,实现接通率的优化;在风控场景下,判断用户的信用表现。

此外,在呼叫中心管理运营和决策方面,AI技术将助力企业知识库的建立,成为呼叫中心大脑,实现面向用户体验的呼叫中心服务,帮助进行客户沟通的管理与决策,优化客户沟通体验。在呼叫中心的整体运营监控中,发现问题的预警。在人员技能提升与培训方面,提词器能够帮助新人加速学习,了解业务与解答问题的重点。通过质检打分,支持新人检索优秀员工的话术,实现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和技能提升。

我们现在就前进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道路上。

未来5至10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发展期。

这是 历史 规律,是人工智能无法阻挡的 历史 趋势。

上面四部曲,大约需要20至30年实现,中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人。

自然消化和通过一次性变现解决,不会引起 社会 阵痛,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工商业改造。

社会 进步必定伴随人的精神状态进步。 社会 风气和习惯具有极大的人性进化力量。简单一点,看看朝鲜和中国的过去,虽然贫穷,到不缺精神。

如果既有富裕,又有精神,这个 社会 是不是人人喜欢!

人的本性使然!

靠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力量

靠每一个人的向往和力量

靠 社会 各方的共同努力!

本人作为 科技 领域的创作者,每天都会浏览大量的有关 科技 的信息,并由此深深的觉得我们赶上了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科技 推动这整个时代的进步,不断诞生的新生事物,充满了未知和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而物联网就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谷歌执行董事长Eric Schmidt曾宣称,互联网即将成为 历史 ,物联网将取而代之,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兴通讯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徐慧俊也曾表示,随着以5G技术为标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正逐渐成为现实。

那物联网离我到底还有多远呢?我们用数据来看一看~

近年来,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从2013年的1.9万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3.2万亿美元。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可用连接数密切相关。 预计到2020年,全球连接数将达到260亿(智能手机90亿,可穿戴设备100亿,M2M连接70亿),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

当前,中国物联网产业的空间格局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集聚区。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全球电子消费市场和工业规模,因此物联网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前景。 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元。 2019年9月,在无锡年举行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发布了《2018-2019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在这份中报告中,2018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物联网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72.9%。可见物联网发展之快。 但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物联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是窗口期。同时,新的洗牌期在到来,行业群雄并起,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智能化不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三要素:生产者、生产资料和资本是全职时间输送的。

智能化的三要素:消费者、智能手机和消费是休闲时间输送的。

智能化成果按照工业化分配制度分配,是全球所有矛盾的根源。

更直接说:消费者是创造智能化价值的主体,但消费者却不能分享智能化成果是所有矛盾的根源。

因为智能化是未来,是希望!当未来和希望被独享和独占,焦虑会自然覆盖到 社会 的每个角落。

2、智能化1.0是免费共享,智能化2.0应该是什么?

站在1.0领导者的视角,自然是工业化4.0。依然按照传统分配方式,将未来独享进行到底。

但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显然是智能化2.0,承认每个消费者对智能化的贡献。

承认方式:股权共享。

简言之,免费共享,共享的是现在!

股权共享,共享的是现在和未来。

人不仅需要现在,更需要未来。

3、原理与图纸比机器本身更重要!

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其他国家形成碾压式的打击。

满清选择购置枪炮,建立北洋舰队,但很快就沉了。

普鲁士选择成为第1个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使德意志民族不仅从一盘散沙的状态走出,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而且自然孕育出爱因斯坦等一批跨世纪的人才。爱因斯坦时空取代了牛顿时空。因此,重要的是国民应该知道所以然,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机器、软件和AI。

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工厂就是人工智能的到来,5G普及就能实现万物互联。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智能 社会 》已提前十年为我们布局。

我们已经处于这个时代了,一方面一些公司绑架了这些概念,用大量的钱去建设一些似是而非的工程,让我们误解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另一方面,这些技术是革命性的,但还处于初期,就像工业革命刚开始,原始蒸汽机无法带来相比人力的巨大生产力提升。建议去看看谷歌等公司的一些研究,就能体会到这两个技术会带来的变化。

其实现在已经来了,只是还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普及,比如我们公司的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

本人机器人从业者,人工智能目前还是不成熟,最终问题都需要转换为数学算法,其实这个概念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来,到现在仍然不成熟。还是从基础学科抓起吧。先把道研究清楚,术自然不是问题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把准智能化战争新特征

正如信息化是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之上,智能化则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智能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对信息化战争的超越。 当前,军事智能化正成为继机械化、信息化之后推动新一轮军事变革的强大动力,深刻影响着战争制胜机理和作战规则的发展变化。虽然智能化战争包含了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要义,但在作战效果和表现形式上,则呈现出自主性、多维性、泛在性、进化性、风险性等新特征。 智能化战争的自主性。作战平台自主,主要包括无人机、地面无人平台、精确制导武器、水下和太空机器人等自主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侦察预警自主,主要包括自动搜索、跟踪、关联、瞄准和图像、语音、视频、电子信号等信息的智能识别。指挥决策自主,主要包括战场态势的自动分析、作战任务的自动规划、自动化的指挥控制、人机智能交互等作战体系中基于AI的自主决策。行动协同自主,包括有人无人系统的自主协同和无人化的自主集群,如“蜂群”“蚁群”“鱼群”等各类作战编队集群。其他自主行为,包括网络自主攻防、自主电子战、智能诊断、自主修复、自我保障等,自主涉及智能作战的主要领域和各类行动的方方面面。 智能化战争的多维性。时空多维,时间跨度由年、月、天、小时,到分、秒、毫秒、微秒、纳秒乃至更短,空间跨度从陆、海、空、天到物理、信息、认知、 社会 、生物多领域。使命多维,既面临物理空间作战,也面临虚拟空间网络攻防、信息对抗、舆 情感 知、心理战等认知对抗,还面临着全球安全治理、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反恐、救援等,以及网络、通信、电力、交通、金融、物流等基础设施的管控。能力多维,作战能力由侦察、感知、指控、机动、火力、防护,拓展到开源信息利用、赛博与认知对抗、无人化与集群攻防、高超声速与精确毁伤、生物交叉与人机智能交互等领域,甚至拓展到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协同行动、智能保障和学习进化等功能。 智能化战争的泛在性。万物互联,随着全球互联、物联的加速升级,随着天基网络侦察、通信、导航、移动互联和高精度全球基准平台、数字地图、行业大数据广泛使用,军事活动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容易被感知、分析、关联、控制,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带来全方位、泛在化的深刻影响。数据泛在,智能化时代,物理、信息、认知、 社会 、生物等领域之间的数据将逐渐实现自由流动,作战要素实现深度互联与物联,各类作战体系从初级的“能力组合”向高级的“信息融合、数据交链、一体化行为交互”方向发展,具备强大的全维感知、多域融合、跨域作战能力,具备随时随地对重要目标、敏感人群和关键基础设施实施有效控制的能力。 智能化战争的进化性。这也是未来军事战略竞争的一个制高点。首先是AI的进化,随着数据和经验的积累,AI自身一定会不断优化、升级。其次是平台的进化,主要从有人控制为主向半自主、自主控制迈进,不仅涉及平台和集群控制AI的进化,还涉及相关机械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和完善。再次是系统的进化,涉及探测系统、打击系统、防御系统、保障系统等多平台、多任务的进化。最后是体系的进化,涉及全要素、多任务、跨领域及各个层次的对抗及进化,进化过程非常复杂。显然,智能化战争正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进化,这既是战争发展内在规律使然,更是战争支撑环境发展使然。 智能化战争的风险性。未知风险是人工智能作为武器有别于其他武器装备的特征,也是其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是AI自身风险,由于智能化作战体系在理论上具备自我进化并达到“类人”甚至“超人类”的能力,如果人类不事先设计好控制程序、控制节点,不事先设计好“终止按钮”,就可能会带来毁灭和灾难。二是人为风险,诸多黑客和“战争狂人”的存在,会利用智能化技术来设计难以控制的战争程序和作战方式,让诸多机器脑AI和成群结队的机器人,按照事先设计的作战规则,自适应和自演进地去进行战斗,最终酿成难以控制的局面。这是人类在智能化战争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日本防卫省研发人工智能用深度学习防御网络攻击?

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7日报道称,日本防卫省于6日宣布:为强化对网络攻击的应对能力,已经确定要将人工智能(AI)引入日本自卫队信息通信网络的防御系统中。预计将于明年开始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于2020年着手进行软件开发,2022年实际运用,并且也开始考虑在日本政府全体的网络防御系统中应用AI。

现在日本最有名的的人工智能(zhang),可能就是这位AI视频主播绊爱酱了……虽然都是人工智能,不过差别还是很大的

报道中称,自卫队将AI应用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目的是依靠AI的“深度学习”能力,对网络攻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以图预先为未来的网络攻击做好准备。报道中说,已经为2019年度的网络防御AI编列了8000万日元(约459万人民币)的预算。并准备参考网络防御和AI方面的先进国家如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技术。

同时,引入人工智能也可以提高网络防御工作的效率。目前,防卫省内缺乏足够的人员来进行网络攻击的防御工作。在著名的美国“网军”计划扩充到6200人的规模的同时,自卫队的网络防卫队现在只有110人,如果能够由AI承担一部分工作,现有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望大幅度减轻。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AI在网络攻防作战中的效率正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每天互联网上都会发生数以兆亿计的网络攻击,各种病毒和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让网络安全工程师疲于奔命,也为“深度学习”型AI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传统的安全程序需要由人来将病毒特征添加到数据库中,然后再将目标程序比对数据库中的现有病毒特征来判断其是否安全,但AI却能够通过深度学习来发现过去网络攻击中的共同点和特殊点,分析恶意程序和攻击手段的演化方向,因此能够更加迅速和精确地防御网络攻击。

正如AI棋手可以更深入地洞悉棋盘上的奥秘一样,网络安全AI也能够更深入地洞悉网络战场的奥秘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安全战场上,AI不但可以作为防御一方大显身手,也可以作为“攻”的一方大显神通,甚至还可能魔高一丈。“深度学习”功能同样可以用来追踪系统进化趋势和安全软件更新特点,从而迅速设计出新的,更强力的恶意程序来发动攻击。在2016年的黑客顶级盛会Defcon上,由Endgame 的安全专家海伦·安德森领衔的团队就成功地利用“黑客AI”突破了“网络安全AI”的保护。

目前,军方人员介入网络安全战场早已成为常态,美国著名的网络安全公司Cybereason其创办人正是来自以色列国防部下属精英网络部队8200部队。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该公司接受了来自日本软银的为数1亿美元的融资,不知《产经新闻》提到的“以色列技术”是否来自该公司呢?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